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技术框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减缓和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个重要方面,适应则更为现实和迫切,而适应技术的正确选择与表述是应对气候变化研究的关键内容。本研究以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农业、林业、水资源、海岸带、生态系统以及人类健康等领域为对象,在分析各领域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危害及其适应技术响应基础上,初步总结归纳出11项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技术表达方式,主要包括预警、工程研发、动态监测、评估、灾害防控、适应空间、适应长效性、模型分析、重大工程、行业标准和规范以及社会影响与宣传等类型的技术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技术选择框架,对各领域适应技术进行初步归类;最后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各类型适应技术选择的基本操作步骤。研究结果可以为未来适应技术清单的统一归类和选择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呈现出变暖的主要特征,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日趋严重,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全球范围内显著上升。适应气候变化是现阶段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重要方面,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分类研究是清晰认识适应气候变化的基础,是实现适应技术集成并构建合理有效的适应技术体系的手段。本文通过对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分类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不同的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分类方式,气候变化影响过程、区域、领域、适应目的、适应机制、适应时效、适应程度、适应层面等,针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梳理了中国不同区域与不同领域的适应气候变化技术清单。从气候变化影响过程来看,可以将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分为气候变化影响发生前、发生过程中、发生后三类;从区域与领域气候变化影响来看,可以将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分为八大区域与七大领域;本研究重点针对八大区域与农业、水资源、生态环境三大领域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发现,现阶段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分类研究尚存在一些问题,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分类的导向不明确,造成对适应技术认识的不清晰;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分类往往与分层混淆在一起,导致人们对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认识和理解出现偏差;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分类对适应行动的指导作用存在不足。综合来看,对适应气候变化技术进行精细分类,可以为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筛选、集成、效益评估奠定基础,推进适应气候变化行动高效有序开展,为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构建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
基于三次联合国气候变化技术需求评估报告,分析了当前全球适应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与技术需求,同时也确定了不同地区的重点领域与技术需求。研究发现:①在适应领域,几乎所有国家考虑的优先重点领域为农业和渔业领域,其次是海岸带管理领域、水资源领域以及卫生健康领域。适应领域的优先技术需求数量与重点领域一致,表现为农林渔业技术需求数量最多,其次是海岸带管理、水资源技术以及卫生健康类技术。优先技术需求主要集中在农林渔业领域的作物管理、高效灌溉、土地管理和改善畜牧业等,其中开发和使用耐旱/耐高温作物品种等是需求量最大的技术。②不同区域重点领域表现出的侧重点不同,农业和林业领域是所有区域需求最多的重点领域,非洲国家将水资源领域列为优先重点领域,亚太国家、拉美国家和加勒比地区关注水资源和卫生健康领域,最不发达国家需求为农林现代化,小岛屿国家都以应对海平面上升和粮食安全问题的技术作为主要需求,而欧洲和独联体国家对各个领域的需求度较为平均。③在适应领域所有国家都确定了优先技术发展和转让的障碍,包括经济和金融、政策,法律和规章,体制和组织能力以及技术壁垒等。而不同区域在缺乏或不充分获得财政资源和信息障碍方面具有共性,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报告了与传统和习惯有关的障碍,东欧国家确定了与优先技术的高生产成本和技术的财务可行性有关的障碍。未来重点领域与优先技术发展主要趋向于新型农业的栽培技术、水资源节约、海水淡化技术等,这些重点领域与技术发展需求可为我国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水资源管理适应气候变化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全球变暖为特征的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今科学界、各国政府和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最重要议题之一。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管理的影响是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新兴研究方向,目前的重点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气候变化背景下水资源综合管理方式与集成研究,气候变化下水资源适应性管理机制,中国面临的水资源均衡性管理,公众参与水资源适应性管理的政策制定,对减缓措施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适应气候变化的定性分析方法(多尺度适应综合分析方法)、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等。适应性管理是目前应对气候变化伴随的不确定性问题的有效策略,未来应在分析中国各流域水资源不确定性问题的基础上,建立气候变化情景下适应气候变化的水资源适应性管理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5.
减排与适应协同发展研究:以广东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减排和适应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两大任务.发展中国家对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承受能力特别脆弱,同时面临着减排和发展任务,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促使适应和减排联合行动能发挥协同效应,降低减排和适应成本,取得增量社会效益.适应分为增量型和发展型活动.在国家规定的减排和适应重点活动领域中,挑选出能源领域减排与增量型适应活动进行协同效应分析,至少有4个强协同效应和10个弱协同效应发生.以广东省为例,增量型适应活动和能源领域减排措施的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工程性适应项目建设与低碳能源生产、消费的关联效应,提高能效有利于工程性适应项目的建设;海岸带适应措施增加碳汇和节约减排成本;城市绿化建设通过有目的的公共设施建设,缓解气候灾害对人们生活的直接影响,节约适应成本,同时增加碳汇和节约减排成本.减排和适应行动的联动机制是未来发展中国家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海岸带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广为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于了解区域的生态环境演变乃至全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分析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地位,阐述海岸带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对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陆地与海洋交互作用及由此引起的岸线变迁、入海营养盐和悬浮物及沉积物等物质通量变化、海岸带生物多样性、海岸带区域乃至整个全球C、N等物质总循环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以上研究,简述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进展,总结分析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及环境效应影响研究目标和重点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7.
农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措施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对气候变化反应最为敏感和脆弱的领域之一,任何程度的气候变化都会给农业生产及其相关过程带来潜在的或显著的影响,而提高适应能力是农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对策。气候变化对农业领域的主要影响包括:气候变暖使我国年平均气温上升,农业生产所需的热量资源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延长了气候生长季,气候变化对农业气候资源产生影响;气候变化使我国的种植制度和农业布局发生改变,导致种植区和种植制度分界线北移;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产生影响;气候变化还对农业旱涝及病虫害等气候灾害及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贸易产生影响。中国幅员辽阔,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农业领域区域差异特征显著,开展适应措施与对策研究已成为农业领域科学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内容。当前主要适应技术措施包括:调整农业种植制度和布局;选育优良农作物品种;加强农业气候灾害防控;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农业领域在适应气候变化中存在适应技术薄弱分散,尚未建立完善的适应技术清单;评估方法中缺少对适应技术的成本效益分析以及资金和政策障碍等问题。提出将来应对气候变化中农业领域适应技术措施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主要包括通过对气候变化影响的科学系统研究,减少不确定性,提升农业在全球气候谈判中地位;建立适应技术清单和技术集成体系以及建立科学选择和评估适应技术的方法步骤,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增强适应能力来减轻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以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利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自然资源、三次产业、社会系统及自然灾害等领域的影响包括: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产生深刻影响,如东北多年冻土区植被生产力下降,而青藏高原则升高;气候变化导致华北、东北大部分地区降水减少以及许多北方河流径流量减少;由于气候变化,人们生产生活对能源的需求发生变化;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事件增加(包括频次与强度)、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对人体健康、疾病传播、重大工程等具有重要影响;气候变化背景下,热量资源的改善有助于延长农作物生育期,但极端事件增加也会造成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气候变化不仅可通过影响农业和自然资源而间接地对第二、三产业产生影响,而且气候变化减缓措施(如碳税、碳关税、碳交易等)的采用也将对社会经济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进一步,通过分析可发现,气候变化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而且总体上利弊共存,但弊大于利。基于此,本文提出要趋利避害,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实现"整体最优、长期受益"的有序适应目标;要强调定量适应,提出可操作性方案和可预期目标,并分析适应措施的不确定性;而且为提高我国未来综合竞争力,今后应采取更加主动的应对策略,如逐渐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减排技术研发,积极应对碳税、碳关税和碳市场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9.
气候变化知识的不断深化和积累是全球气候治理的基础。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邀请全球有代表性的科学家,通过分析评估国际上正式发表的文献,提供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科学进展的最新认识结论。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通过统计中国在气候变化十大重要领域的科技成果产出量和影响力、中国政府和科学家对IPCC评估报告的参与以及中国大陆引文在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中的贡献,分析了中国对全球气候变化知识的贡献与局限。结果表明:近十年来,中国在气候变化大多数领域的科技成果产出量已居全球第二或第三位,但在海洋与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和全球气候治理领域的国际论文量明显落后;与美国和英国相比,中国气候变化科技成果的各类影响力指标明显偏低;中国对IPCC评估报告的参与度和影响力在不断提升,中国积极组织相关机构和专家参与IPCC评估工作,对全球气候治理起到了重要的科学支撑作用;但从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中国大陆引文的角度看,中国贡献仍整体偏弱,中国大陆引文的贡献呈领域分布不均衡,优势领域少,成果影响面窄的特点。与科学基础领域相比,中国在影响和适应、减缓和国际合作领域的科学贡献更弱,对全球视角关注不够,但中国大陆引文总体的国际科学合作活跃度较高。后巴黎时代,中国需要更加面向国家需求、气候公约和《巴黎协定》目标以及国际气候变化科技前沿,加强全球视野和原始创新,突出中国优势和特色,使气候变化的中国研究成果更多支撑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的推进。  相似文献   

10.
"十二五"环境规划中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候变化对我国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影响日趋严重,把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纳入国家环境规划必要且适时.在分析行为效益、实施成本、适应性排放和国际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十二五"环境规划中应同时考虑"减缓"和"遥应"行为应对气候变化并权衡二者优先次序,采用以适应为主的"单效"方案,将自然承载力、生产系统、社会人居环境三个层次和自然生态系统、水资源、灾害与风险、低碳经济、敏感部门、城市化环境效应、海岸带等7个相关主要问题作为规划应对气候变化的熏点领域.  相似文献   

11.
东营市海岸带区域综合承载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对海岸带开发强度的不断提高,海岸带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海岸带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共识,海岸带区域综合承载力研究作为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研究,可以为海岸带区域合理开发与管理提供重要理论支撑。本文选取东营市海岸带为研究区域,以海岸带湿地遥感解译数据、浅海水质监测数据及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为数据源,运用状态空间法计算了研究区2010—2014年海岸带区域的综合承载力;对东营市与潍坊市、滨州市的海岸带区域综合承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预测了2016—2020年东营市海岸带区域综合承载力;依据研究结果探讨了海岸带可持续利用的未来途径。结果表明:在过去的2010—2014年和预测的2016—2020年东营市海岸带区域综合承载力均处于超载状态,但总趋势是向好的;同时,2010—2014年东营市海岸带在吸引外资、港口发展、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浅海海域水环境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社会公共服务投入不平衡、不稳定。与2016—2020年东营市海岸带区域综合承载力预测结果相比较而言,2011年东营市海岸带区域综合承载力超载最明显,与该年环境压力大和社会投入不足有关。2014年东营市各县区海岸带区域综合承载力均处于超载状态,广饶县超载最明显;同时各县区自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市辖区社会经济指标优于各县区。东营市海岸带区域综合承载力相比潍坊市、滨州市在资源、环境、生态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在社会支撑方面投入不足,因此可以通过保持资源、生态优势,弥补社会投入不足等措施提高东营市海岸带可持续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2.
水资源适应性管理理论和气候变化对策研究都将脆弱性分析作为对策研究的一部分,并认为适应对策应该具有改善系统脆弱性的能力;然而目前的水资源对策研究中主要关注适应对策实施的经济、环境等影响,而关于适应对策实施导致的区域系统脆弱性变化的分析较为缺乏。本文认为在研究水资源适应对策时,应该综合考虑对策实施引发的经济、社会等具体影响和区域脆弱性的变化,将适应对策改善系统脆弱性的能力纳入对策分析和评价的标准之中。因此,本文首先定性分析了水资源适应对策如何对区域系统脆弱性产生影响,然后构建了对策影响模拟模型,用于估测适应对策的具体影响和对区域系统脆弱性的改善能力;通过综合分析考虑水资源适应对策的影响,可为提供水资源适应性管理提供参考依据。设计三类水资源适应对策,用江西省为实例进行模拟分析,结果显示每项适应对策的影响都具有多样性和传导性;提高水资源要素价格、减少用水补贴和推动技术进步均能提高用水效率、控制经济社会发展用水总量,从而通过减少水资源能开发利用对自然系统的压力、提高人类经济社会的适应能力,综合缓解系统脆弱性。但不同对策具体影响有差异,各有不足之处,且由于区域系统和水资源问题的复杂性,不太可能在短期内靠单一对策迅速改善区域系统状态。因此,应该长期实施"节流"的水资源适应对策,重点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综合使用经济手段和技术手段促进用水效率提高和水资源优化配置,控制用水需求增长;同时保持经济稳定增长,通过提高人类适应能力,逐渐改善区域系统脆弱性,实现可持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评估了20世纪中叶以来全球和中国海洋气候驱动因子(致灾因子)的变化及其对中国海洋和海岸带的影响和风险。结果表明:①自20世纪中叶以来,海洋升温、海平面上升、台风-风暴潮,以及海洋热浪等海洋气候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强度、频率和范围等)显著增加。②海洋升温引起海洋物候的显著变迁,导致中国海洋物种组成和地理分布发生变化,以及赤潮、绿潮和大型水母暴发性增殖等生态灾害频繁发生;中国沿海海平面持续上升对红树林和河口等滨海湿地典型生境造成威胁,频繁的海洋热浪引起热带珊瑚加速退化并屡屡造成海水养殖业的重大损失。③近几十年来,大规模围填海、污染物排放和过度渔业捕捞等人类活动增加了中国海洋和海岸带生态系统的暴露度和脆弱性,加剧中国滨海湿地面积的减少、湿地生境的退化、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下降,导致中国近海重要海洋渔业经济种类的低龄化、小型化,以及渔业资源的严重衰退。④海平面的上升还加大了海岸侵蚀、海水入侵与河口区咸潮入侵的影响,以及台风-风暴潮对沿海地区的洪涝灾害影响和对沿海经济社会造成的损失。⑤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温室气体从低排放到高排放情景,RCP2.6,4.5和8.5),到21世纪末,中国海洋温度和海平面将有大幅度上升,可能成为全球海洋变化最为显著的区域之一,沿海许多地区当前百年一遇的极值水位事件将变为几年一遇甚至低于一年一遇(RCP8.5),沿海地区很可能面临更严重的灾害风险。为此,本文进一步分析并讨论了中国海洋和海岸带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若干适应对策措施以及不确定性问题,以期为保障中国沿海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适应气候变化的分析框架及政策涵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应气候变化与发展议题密切相关,这也使得适应成为一个过于宽泛的命题,影响了对适应内涵的理解。首先,本文基于国内外对适应问题的探讨,提出了适应气候变化的基本分析框架,即基于不同发展阶段的适应需求,区分增量型适应和发展型适应,并通过工程性适应、技术性适应和制度性适应三种适应手段增强适应能力。增量型适应是指在系统现有基础上考虑新增风险所需的增量投入,这种适应所针对的是发展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仅仅需要应对新增的气候风险所需的适应活动;发展型适应是指由于发展水平滞后,使得系统应对常规风险的能力和投入不足,需要协同考虑发展需求及新增的气候风险。其次,分析了适应的四个基本步骤,即:①评估气候风险及脆弱性;②甄别各种可能的适应对策;③选择可行的适应措施;④推荐"成功"的适应行动。还介绍了相应的社会经济分析方法,如脆弱性评估、社会经济影响评估、适应的成本效益分析等。最后,基于中国适应气候变化的基本需求及优先领域,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如开发农业适应技术、加强流域综合治理、开展健康风险监测、实施灾害保险计划等。  相似文献   

15.
气候变化造成的损失与危害已经威胁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国际多边框架下减缓与适应工作进展缓慢,应对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国际机制作为潜在的直接解决方案日益引起科学界和决策者的重视。本文回顾了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国际机制的由来,深入分析了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国际机制的内涵,梳理出国内应对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相关工作的现状,主要包括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社会捐助制度和自然灾害保险。总结出其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工作的启示,并提出国内应对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工作的对策与建议:构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损失与损害框架系统,建立国内应对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相关的政府财政转移支付、救灾捐赠体系和农业灾害保险等的整合机制;充分利用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机制中的保险工具,重点发展巨灾类保险产品的研究与开发,适度增加政府的引导和财政支持力度,不断扩大气候灾害保险的覆盖度和受益度;加强国内重点区域和领域的气候变化风险管理,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预估、灾前预警、灾中救助和灾后恢复等机制,有效降低重点区域和领域的气候灾害风险;开展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机制的科学基础研究,加强损失与危害评估理论、方法和数据获取等方面的研究;警惕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机制带来的出资压力,明确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的定位,不能承担与发达国家"具有同等能力"的责任,并制定损失与危害机制谈判中"污染者付费"责任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我国气候变化适用技术向其他发展中国家转移,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专家咨询等方式,对联合国发展中国家气候变化技术需求评估报告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发展中国家气候变化技术需求的重点领域和技术、需求特点和技术转移障碍等。研究发现:1在减缓领域,发展中国家技术需求的优先领域为能源和农业,次优先领域为废弃物处理和工业节能,能源领域的优先方向为能源工业、交通和家用节能,农业领域的优先技术为改进作物管理、养殖废弃物管理、家畜饮食配方改良;2在适应领域,优先领域为农业和水资源,次优先领域为海岸带管理、卫生健康,农业领域的优先技术为作物管理、土地管理、农田水利和节水灌溉、高效牧场和牲畜管理,水资源领域的优先技术为雨水收集利用、供水渗漏控制、城市污水处理与回用、气候监测与预警系统、水井技术;3利用科技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识,不同类型国家因国情和自然条件不同,其气候变化技术需求也各有侧重,但普遍以成熟适用技术为主,且与本国的优先发展事项紧密关联,同时发展中国家对于能力建设的需求十分强烈;4在技术转移的障碍方面,技术受方的障碍包括资金和市场障碍、能力条件障碍、信息障碍、法律政策障碍、知识产权和技术障碍、传统文化和公众意识障碍,技术供方的障碍(以我国为例)包括资金不足,存在多头管理,信息不对称,机构缺乏走出去的意愿等。最后,提出了我国加强气候变化南南科技合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科学研究和评估工作推动了国际应对气候变化进程,并加大了各国行动力度。更多的科学证据表明人类活动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气候变化影响、适应和脆弱性研究范围不断扩展和深化,区域甚至次国家级层面的问题受到高度关注;2℃温控目标的实现已然成为共识,政策协调与集成及相关政策在不同领域的协同作用成为研究的热点。未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在四个方面进一步开展研究和采取行动:1加强不同学科和领域的研究工作,围绕与实现温升控制1.5℃、土地利用、海洋以及城市相关问题开展专题研究。2加强国内绿色低碳转型和国际谈判的战略研究。3构建气候服务体系,以灾害风险管理为抓手,提升气候变化适应水平。4通过构建能源互联网实现能源变革,加快推进国内能源革命和经济发展的低碳转型。  相似文献   

18.
了解和认识百年来中国气候发生的变化、引起其变化的驱动因素以及未来的可能变化,可以更好地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本文综合评估了观测到的中国气候变化事实、中国气候变化的驱动力、中国未来气候变化预估三大方面,分析了气候变暖的趋势、水循环以及降水和冰川变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变化、生物化学循环、海洋和土地覆盖变化及其气候效应以及未来气候变化的特点和趋势等最新科学进展。在中国百年温度趋势、气候系统多气候指标变化特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中的人类活动作用以及气候系统模拟能力等方面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可以看到中国气候变暖趋势持续、大气二氧化碳等长寿命温室气体浓度继续增长、人为强迫影响了多种气候要素在强度和频率的变化,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量增加。本文最后提出未来中国气候变化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的问题,包括:中国气候变化中的城市化效应、气候系统内部变率在年代际变化中的作用、气溶胶-云-降雨相互作用的机理、大范围土地利用变化(如大规模生态恢复工程)的气候效应,以及云辐射反馈、海洋环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气候-碳循环反馈等过程对气候模拟不确定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将"气候容量"概念作为适应气候变化的核心测度,并论述了与此相关的气候资源承载力、生态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土地承载力、人口承载力等概念。气候容量是针对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背景下提出的概念,从根本上讲,中国适应气候变化是气候容量问题,即一个地区特定气候资源所能够承载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数量、强度和规模。气候容量包括天然容量和衍生容量,天然容量包括温度、光照、降水、极端气候事件等因子,衍生容量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生态资源、气候灾害风险等要素。气候容量可以借助工程、技术、制度等适应措施进行改善和转移,但是必须遵循经济理性、生态完整性、风险防护、公平分配等原则。对气候容量及其阈值的评估能够与气候变化风险评估相结合,测算出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最优人口容量和社会经济发展规模,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适应规划提供决策支持。在气候容量充裕的地区,适应气候变化是与人口和经济发展相伴生的问题;而在气候容量严重受限地区,不合理的发展可能进一步恶化气候环境。作者以气候容量充裕的长三角地区和气候容量严重短缺的西部地区为例,分析了气候容量的政策含义,并针对容量限制型的适应问题与发展驱动型的适应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气候容量不仅可以作为气候变化经济学的概念分析工具,而且可以结合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为制定地区适应与发展规划提供研究支持。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实现上海市海岸带地区的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法律法规、管理机构及协调机制、管理公报和规划、海岸带生态与环境保护措施、海岸带灾害预防与应急管理、科技支撑等方面对上海市海岸带管理状态进行了分析。与欧盟海岸带综合管理进展标准相比较,上海市海岸带管理总体上尚处于初级阶段。然后,根据上海市海岸带管理的现状以及未来面临的挑战,从海岸带综合管理实施模式探索、海岸带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以及经济产业与生态建设布局整体优化等方面提出了上海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