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3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16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1.
应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对123个人体发样中微量元素铜、铅、锌、铁、钙进行测定。分析微量元素在不同年龄段含量变化情况和原因,对其进行探讨,并提出自己对儿童成长过程中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的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12.
13.
论文基于MODIS-NDVI数据、DEM及气象数据,辅以趋势分析、多元回归残差法、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反演了秦岭地区2000—2015年植被覆盖度及分析了其“格局—过程—趋势”的变化特征,探究了其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双重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秦岭地区近16 a来植被覆盖度呈显著上升趋势,增速为2.77%/10 a,呈“中间高、周边低,西部高、东部低,南坡高、北坡低”的空间格局,植被覆盖度随海拔的升高在2 200 m左右达到最大,700~3 200 m达0.7以上,1 300~2 700 m达0.9以上,3 400 m以上为0.5以下的低值区;2)秦岭地区的植被覆盖与气候因子的响应关系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对气温的响应总体上没有明显的时滞效应,而与降水的响应存在以滞后1个月为主的时滞效应;3)人类活动对秦岭地区植被变化的作用日趋增强,且以正向作用为主,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而负向作用则分布于中部和西部地区;4)秦岭地区植被变化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因子对植被覆盖变化的解释能力依次为人类活动>降水>气温>潜在蒸散量。  相似文献   
14.
利用西安咸阳高速公路交通气象自动观测站网2013年8月—2015年4月共21个月的交通气象实时观测资料,对西安咸阳高速路段大气能见度变化特征及其主要气象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汉城收费站、渭河大桥北站能见度的月际变化均呈双峰双谷型分布;机场收费站能见度呈多峰型波动变化。3站能见度平均值按照逐渐靠近机场的顺序依次下降。对3站而言,14:00时大气能见度最好;能见度最低值出现的时刻因站而异。对3站而言,能见度与气温均呈明显的U型二次多项式相关;与相对湿度呈多项式型负相关;与风速之间存在一定的多项式相关性,但相关性较弱。受到机场较强的人为交通源排放影响,随着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距离的缩短,3站能见度与气温、相对湿度及风速之间的相关性依次递减。  相似文献   
15.
在企业污染源现场实现污染物排放浓度水平的快速判定和超标风险筛查,对生态环境管理部门提高执法效率、企业提高环境管理水平意义重大。铅是一种对人体危害极大的有毒重金属,目前缺少含铅废气中铅及其化合物的便携式直读检测设备和检测方法。探索性地将X射线荧光光谱(XRF)法应用于铅蓄电池企业含铅废气中铅及其化合物的便携式快速、直读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XRF的面密度法适用于铅蓄电池企业含铅废气处理设施后铅及其化合物的快速、直读检测,相对国标方法具有快速、直读、对样品无损、便于复测等特点,可用于铅及其化合物排放浓度水平的快速判定和超标风险筛查。  相似文献   
16.
原生动物与BOD_5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着重研究了原生动物平衡期及密度与BOD5浓度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原生动物平衡期与BOD5的浓度有着y=15627·e0240·x的指数关系,相关性为显著相关;原生动物密度与BOD5浓度有着y=1134+0036·x的线性关系,相关性为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17.
所谓车载限速器,分为两种。一种在有车辆超速时发出语音警报,提醒驾驶者减速,比如有的中文语音限速器就十分人性化,在车辆行驶超过80公里/小时的时速后,车辆会自动报警,一个中文女声会发出提示:“您已超速驾驶!”另一种限速器是在车辆超过限定速度后,通过车载电脑发出指令,强制降低车辆行驶速度,而这第二种限速器目前在国产车型中还未有安装。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在西安市3次灰霾污染过程中采集的PM2.5样品,采用BCA试剂法、离子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法分别对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及无机有机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测定,结合相关性分析和气团后向轨迹模型分析探讨了PM2.5上蛋白质对灰霾污染的响应及其在污染过程中可能的作用.结果表明,冬季灰霾污染期间,西安市PM2.5中蛋白质组分的平均浓度为(5.587±2.421)μg/m3,处于较高水平;蛋白质浓度变化呈现出显著的短期连续变化特征,夜晚略高于白天.蛋白质的浓度与Cl-和K+呈显著的正相关,说明气溶胶中蛋白质的来源与燃煤和生物质燃烧有关;与NO3-与SO42-的浓度呈现显著的正相关,表明蛋白质可能参与NO3-与SO42-的氧化转化;蛋白质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在湿度较大时,以其为核心吸附空气中的水蒸气及易溶于水的气态污染物(O3、SO2、NOX以及挥发性有机物等)形成的气溶胶易于发生吸湿增长及非均相反应,可能利于二次气溶胶的生成.  相似文献   
19.
<正> 鄂州市钢铁厂的环境质量已由有关部门开展了评价工作。本文进一步研究该厂区主要重金属元素对土壤与植物污染的现状及其相关性,以便为鄂钢厂区污染的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一、鄂钢厂区自然环境概况该厂位于鄂州市内,地势平坦,厂区附近山水农田交错环绕,南面有三水源直通新  相似文献   
20.
垃圾填埋场污染土的电性与磁性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武汉市二妃山垃圾填埋场为研究对象,运用污染土的电性、磁学以及地球化学等分析手段,借助多元统计方法,研究土壤剖面电性、磁学参数与元素含量之间的关系,探讨土壤电阻率法和环境磁学方法在城镇垃圾填埋场污染土快速监测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表明,电磁法测深技术可获得污染土壤地层的垂向电阻率分布情况,污染后的地层电阻率呈现阶梯变化,具有明显分层现象.说明了电阻率法在污染区域划分具有一定的可能性.根据电阻率垂向特征,对剖面进行了环境磁学和重金属分析的样品采集和测定分析,发现土壤的磁学参数与电阻率、重金属含量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污染后土壤具有电阻率减小,磁化率增大,重金属含量升高等特点,证明了电阻率和磁化率都能较好反映出土壤的污染程度.污染土典型样品的热磁曲线表明,污染后的土壤比未受污染的土壤含有更多的铁磁性矿物.由此表明利用土壤电性和磁性对污染程度的指示作用都具有良好的响应,可替代繁琐的重金属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