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1篇
安全科学   1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42篇
综合类   135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84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01.
基于1990-2020年长三角地区的土地利用数据和夜间灯光数据,运用InVEST生境质量评估模型、双变量空间自相关、相关系数对生境质量与夜间灯光的时空关系进行研究,并应用地理加权回归和归纳法分析两者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浙江省总体上生境最优且城镇发展最快,安徽省在城镇快速发展的同时生境相对下降最少,生境质量和夜间灯光空间分布格局呈现出与区位、地形等因素的空间耦合性。(2)长三角地区生境质量与夜间灯光指数随着时间的发展空间上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聚类模式主要为高-低、低-高及低-低3种。高-低聚类区域主要分布在浙江省和安徽省的南部、西部的山地丘陵,研究期内呈现缩小的趋势;低-高聚类区域在长三角东部平原区呈集聚分布、北部平原丘陵区呈零散分布,呈现扩张趋势。(3)不同年份各省份生境质量与夜间灯光指数呈显著负相关,且经济越发达的省份,生境质量与夜间灯光指数的负相关关系越强;生境质量与夜间灯光指数呈高度负相关的区县主要分布在长江下游沿岸和浙江省东部,相关性不显著的区县主要分布在安徽省、江苏省的北部,变化类型以负相关关系持续增强型占比最高。(4)生境质量与夜间灯光指数的相关关系随着城市发展呈U型...  相似文献   
302.
作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经济城市之一,浙江省宁波市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随着商务行政中心东移战略的开始,东部新城的开发建设成为宁波市发展的重点,而作为东部新城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国际金融服务中心,承担着宁波未来金融中心的重任。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工程总建筑面积36万m2,分为4个标段,由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建工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具有房屋建筑工程总承包特级资质的公司承建。  相似文献   
303.
近日媒体报道,江苏、上海、浙江和安徽四省市劳动监察执法部门达成“泛长三角地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合作协议”:凡户籍在泛长三角区域内的劳动者,在本区域内任何城市遭遇劳动保障权益侵害,即可通过户籍所在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依法申请权益异地救济保护。  相似文献   
304.
为了研究长三角典型城市公交车在实际道路的氮氧化物(NO_x)排放特性,采用便携式车载排放测试系统(PEMS),对上海、杭州和苏州3大城市的国Ⅲ、国Ⅳ柴油公交车及LNG公交车共8辆进行实际道路NO_x排放试验。结果表明:在稳态行驶工况下,柴油公交车NO_x稳态每秒排放呈上升趋势,LNG公交车呈波动变化;国Ⅲ柴油公交车NO_x稳态燃料排放呈波动变化,国Ⅳ柴油及LNG公交车呈下降趋势;随比功率增加,柴油公交车NO_x瞬态排放大体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而LNG公交车呈先减少后增大的趋势,公交车NO_x综合单位里程排放因子在5.0 g/km~19.1 g/km之间,排放因子约为5.1 g/(kW·h)~15.8 g/(kW·h)。  相似文献   
305.
306.
307.
为了解我国城市和背景地区最新的气态单质汞(gaseous elemental mercury,GEM)水平,比较《关于汞的水俣公约》履约前后这些地区GEM来源和迁移规律的差异,本研究选择了1个城市监测站(淀山湖站)和1个背景监测站(哀牢山站),于2021年分别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GEM监测,同时使用潜在源贡献因子计算分析两地GEM的来源,并与履约前的结果进行比对。位于长三角地区的淀山湖站GEM浓度降幅大于位于我国西南的哀牢山站GEM浓度降幅,表明针对我国工业排放源超低排放的改造,获得了显著的履约成效。相对履约前,两地GEM的可能源区和传输形式没有显著改变,人为源排放仍然是影响两地GEM浓度的主要因素。本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履约工作的逐步推进,我国城市和背景地区的GEM仍有下降的可能,长期在这些站点开展大气汞监测,可以为汞履约成效评估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308.
长三角为研究区域,从数据采样密度、实测数据和空间分布等方面探讨空间插值方法插补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采样密度降低,AOD空间插值结果与原始影像的拟合优度R2呈幂函数递增,拐点在5%附近,自然邻域插值法表现最好;插值后卫星AOD有效数据天数比例提高到约70%,相关系数R>0.8,年均值由0.48升高到0.66,从西北往东南逐渐减低。标准差由0.27升高到0.38,从北往南逐渐降低;有效数据天数比例随降水量由南到北递减呈现相反递增趋势,水面和山地有效数据天数比例低。数据采样密度为5%时,插值结果与原始影像的空间自相关、标准差和均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4、0.73和0.69。  相似文献   
309.
长三角地区快速城市化进程影响了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平衡关系,为实现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需要探究城市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影响。基于生态模型、Pearson相关性、随机森林、局部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城市化和生态系统服务供需间的影响关系、敏感性与空间交互关系,提出生态管理措施。研究发现:2000—2018年间,长三角地区城市化综合水平上涨133.33%;各典型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比均为正但均呈下降趋势,平均下降幅度22.39%;城市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比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2000—2018年间,影响强度平均上升82.34%;食物生产对人口城市化敏感性较强,碳储存和生境质量对经济城市化敏感性较强,水源涵养和PM2.5去除则对空间城市化敏感性较强;城市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比存在较大的空间错配性。由此建议将长三角地区划分为生态利用区、生态重构区、生态源地区和生态修复区,并结合城市化和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特征提出生态优化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310.
夏丽  朱彬  王红磊  康汉青 《环境科学》2021,42(2):556-563
为研究长三角地区细颗粒物污染的分布特征及其光学特性,选择在城市(苏州)、郊区(南京)和区域背景站(临安)同时进行PM2.5采集并进行化学分析.这次污染过程中,苏州、南京和临安的PM2.5平均浓度分别达到(169.8±56.5)、(169.9±51.2)和(154.0±54.9)μg·m-3.散度系数分析显示3 个站点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