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6篇
  免费   397篇
  国内免费   1737篇
安全科学   151篇
废物处理   102篇
环保管理   172篇
综合类   3442篇
基础理论   548篇
污染及防治   751篇
评价与监测   139篇
社会与环境   51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53篇
  2022年   178篇
  2021年   260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246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95篇
  2015年   213篇
  2014年   355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270篇
  2011年   300篇
  2010年   246篇
  2009年   272篇
  2008年   240篇
  2007年   231篇
  2006年   225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179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6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71.
以葡萄糖、甲醇、乙醇、乙酸4种有机物为碳源,以中试二沉池出水为原水,研究了生物滤池的反硝化效能,并分析了水温和水力负荷对反硝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4种碳源后生物滤池均能有效脱,对NO-3-N的去除率达67.1%~83.7%.乙酸为碳源时,NO-3-N在生物滤池内浓度下降最快;甲醇为碳源时,NO-3-N浓度下降最...  相似文献   
172.
实验分别考察了外加乙酸钠、葡萄糖、酒石酸钾钠、甲醇等4种低分子有机碳源对生物膜填料塔烟气同时脱硫脱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加乙酸钠的脱效果最佳,对NOx的平均去除率为62.05%;外加葡萄糖、酒石酸钾钠、甲醇时的NOx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1.03%、46.98%、58.71%。乙酸钠、酒石酸钾钠、甲醇均能使SO2的去除率达到100%,葡萄糖显著降低了SO2的去除率。乙酸钠是在生物膜填料塔烟气同时脱硫脱技术中适宜的外加碳源。  相似文献   
173.
研究采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三甲基氯硅烷及六甲基二硅烷水解产物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两种物质遇水迅速水解,水解产物均为三甲基硅醇与六甲基二硅氧烷。以该方法测定六甲基二硅氧烷的检出限为0.02ng/ml,精密度为1.3%~10.6%,线性范围为0.05~60ng/ml。水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三甲基氯硅烷及六甲基二硅烷水解产物含量随时间减少而降低,强酸、强碱条件下测试未发现生成其他的水解产物。该方法可为同类污染物的应急测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4.
青虾池塘养殖环境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以环境友好型效率标准合理引导青虾池塘养殖生产活动,将淡水养殖对环境的影响纳入效率研究的范畴,以青虾池塘养殖为例,分别运用SBM模型和CCR模型,计算了青虾池塘养殖的环境效率和经济效率,以及各投入要素的使用情况。并运用相关分析、配对样本T检验和方差齐次性检验等技术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青虾池塘养殖的环境效率(考虑环境因素的经济效率)仅为0476 9,而传统的经济效率(不考虑环境因素的经济效率)为0696 7,前者显著低于后者,且波动性更强。所有的要素投入都存在过量现象。除电费、虾苗和药物投入外,其他各项投入在环境效率中的过量程度均大于经济效率;具有固定成本性质的投入品,如劳动力投入和机械投入的过量程度更为严重;利用率过低致使肥料投入过量程度高于饲料投入。农户资源配置过程中忽视环境成本是根本原因,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5.
蠡河底泥中反硝化复合菌群富集及菌群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雍佳君  成小英 《环境科学》2015,36(6):2232-2238
从无锡市滨湖区蠡河底泥中富集培养反硝化复合菌群,研究其在不同富集培养阶段TN、NO-3-N、NO-2-N、NH+4-N和COD动态变化,分析反硝化过程中气体释放总量、释放速率和成分,通过构建全长16S r DNA克隆文库研究其菌落结构.结果表明,反硝化复合菌群富集在阶段4时脱效果最佳,仅在9 h内,330 mg·L-1的TN负荷下,TN去除率达90.9%,NO-3-N去除率达100%,中间产物NO-2-N和NH+4-N积累量最少,分别为3.39 mg·L-1和16.64 mg·L-1,COD去除率达85%;释放气体260m L,气体主要成分为N2,同时还有少量的CH4和CO2等.富集培养反硝化复合菌群细菌属于Pseudomonadaceae科和Rhodocyclaceae科,为Proteobacteria门,OUT丰度分别为57.8%和31.6%,Pseudomonadaceae科是优势类群.  相似文献   
176.
1株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细菌DK1的分离鉴定及其脱氮特性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从某反应器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出1株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细菌,命名为DK1,并对该菌进行脱特性研究.在以葡萄糖为碳源,C/N量比为5时,分别以NaNO_3和NaNO_2为源,二者的好氧反硝化速率为4.09 mg·(L·h)-1和4.43mg·(L·h)~(-1).以二者同时为源脱率为100%;此外,菌株DK1具有异养硝化性能,NH_4~+-N平均去除速率为2.32mg·(L·h)-1.缺氧时以NO_2~--N为源菌株DK1可将一系列梯度浓度NO_2~--N(约100~300 mg·L-1)在36 h内降为0.当NO_3~--N和NO_2~--N同时存在时,菌株DK1会优先利用NO_3~--N进行反硝化.同时该菌株还具有同步硝化反硝化(SND)性能,可同时去除NH_4~+-N、NO_2~--N或NH_4~+-N、NO_3~--N,30 h内脱率分别达95.06%和94.69%.相同时间内在NH_4~+-N、NO_2~--N和NO_3~--N三者均存在时,脱效果最佳,达100%.菌株DK1的高效SND及反硝化性能表明其在处理含废水方面有一定的潜力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7.
于2016年6~7月采集了青岛近岸以及黄渤海大气气溶胶样品,并于8月6~15日连续采集了青岛近岸气溶胶昼夜样品,分别测定了不同形态的磷(溶解无机、溶解无机磷、溶解态总、溶解态总磷、总和总磷)质量浓度,并分析了气溶胶中这些不同形态磷的组成特征.结果表明,青岛近岸大气气溶胶中不同形态磷的浓度明显高于同时期黄渤海气溶胶中磷浓度.青岛近岸气溶胶总中溶解态占比为56%,溶解态与不溶态差别不大;黄渤海气溶胶总中溶解态为主要部分,所占比例达72%.青岛以及黄渤海气溶胶中,无机是溶解态总的主要贡献者,分别占溶解总的67%和75%.青岛以及黄渤海气溶胶总磷中,溶解态与不溶态磷的贡献相近,溶解态分别占总磷的49%和58%;气溶胶溶解总磷中无机磷的贡献略高于有机磷,青岛以及黄渤海占比分别为56%和59%.气团来源对青岛以及黄渤海气溶胶中不同形态磷的浓度和组成特征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南方气团来源气溶胶中溶解无机(DIN)、溶解有机(DON)、总(TN)、溶解无机磷(DIP)和溶解有机磷(DOP)的浓度均高于北方和海上气团来源.青岛近岸气溶胶中溶解有机浓度昼夜差别不大,而溶解无机和总浓度则白天相对较高.白天和夜间气溶胶总中溶解态占主要部分,所占比例达到79%,且无昼夜变化;无机是溶解总的主要贡献者,且晚上无机所占比例(61%)较白天(70%)略有降低.青岛近岸气溶胶中的溶解无机磷和有机磷昼夜浓度差别不大,而总磷浓度则白天明显高于晚上.昼夜气溶胶样品中不溶态磷是总磷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比分别为83%、62%,夜间气溶胶中溶解态磷的贡献远高于白天;不论昼夜,无机磷均是溶解总磷的主要部分,所占比例在71%~77%.  相似文献   
178.
曹特特  王林  李咏梅 《环境科学》2018,39(1):219-226
利用厌氧-缺氧-好氧(AAO)工艺探讨了在好氧池低溶解氧(DO)浓度条件下的水质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好氧池DO浓度从2.00 mg·L~(-1)降低到1.00 mg·L~(-1)和0.50 mg·L~(-1)时,系统仍然具有良好的除磷脱效果,出水水质指标均满足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在此基础上,基于Bio Win 4.1软件建立了AAO工艺的活性污泥模型,对模型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并利用动态模拟对模型参数中的聚磷菌吸收乙酸或丙酸的聚羟基烷酸(PHA)产率系数(YP/PHA,seq)、聚磷菌好氧氧化PHA的储磷率(YP/PHA,aerobic)、氨氧化菌的最大单位生长速率(μmax,A)和亚硝酸盐氧化菌的最大单位生长速率(μmax,N)进行了校验.此外,对系统的曝气能耗进行了模拟评估,结果表明,与好氧池DO浓度为2.00 mg·L~(-1)时相比,好氧池DO浓度为1.00 mg·L~(-1)和0.50 mg·L~(-1)时的空气流量可分别节省23.8%和38.1%,氧转移效率可分别提高7.2%和11.7%.  相似文献   
179.
模拟排水沟渠非点源溶质氮迁移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农田排水沟渠是由水-底泥-植物组成的复合生态结构,其间非点源溶质的迁移转化对研究沟渠拦截、控制和管理农业非点源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模拟排水沟渠静态实验为基础,以典型非点源溶质素为例,分析了实验期内水体、底泥及芦苇不同介质内含量变化过程,分析了底泥吸附与解析、芦苇生长与衰败等年内不同时期对水体中素浓度的影响,探讨了水-底泥-芦苇复合生态体内迁移及对水体中浓度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底泥的吸附与解吸、芦苇生长的吸收和同化对水体中素浓度均有影响,10月之前这种影响表现为促使水体中素浓度降低,是水体的净化过程;10月之后这种净化作用开始降低,11月之后表现为促使水体中素浓度升高.同时,模拟沟渠水-底泥-芦苇生态体内迁移联系密切,任一介质内或介质间素迁移转化都会引起水体中素浓度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180.
1株海洋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脱氮特性   总被引:18,自引:11,他引:7  
以海水为基质,采用传统的微生物分离纯化方法,从海底沉积物中分离筛选得到1株耐盐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细菌y5,经形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该菌为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sp.).对其脱特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株y5的最佳碳源为柠檬酸三钠,最适p H值为7.0,最适C/N为17.菌株均能以NH4Cl、Na NO2和KNO3为唯一源进行反应,36 h的去除率分别为77.07%、64.14%和100%.3种源共存时,36 h的去除率达到100%.表明菌株y5在高盐废水中具有独立高效的异养硝化和好氧反硝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