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3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01篇
安全科学   46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52篇
综合类   396篇
基础理论   86篇
污染及防治   57篇
评价与监测   84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中辅酶NADH的有效供给影响1,3-丙二醇的产量和得率,通过在K.pneumoniae强化丙酮酸-CO2途径,以提高胞内NADH水平和1,3-丙二醇产量.将来源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W3 03)的甲酸脱氢酶基因fdh1和K.pneumoniae的丙酮酸甲酸裂解酶基因pfl B在K.pneumoniae中过表达,强化丙酮酸-甲酸-CO2途径.结果显示,单独表达fd h1、pfl B和共表达fhd1、pfl B基因的克雷伯氏菌与出发菌株相比,胞内NADH含量明显增加,1,3-丙二醇产量分别提高了8%、12%、18%,摩尔转化率分别提高了7.3%、13.2%、19.5%,除乙酸外其他副产物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本研究表明,强化丙酮酸-甲酸-CO2途径提高了NADH的再生效率,促进了1,3-丙二醇的合成.  相似文献   
72.
为解决生活垃圾填埋场的纳滤膜浓缩液和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协同处置中淋滤条件对氯盐和重金属溶出效果的问题,采用北京市某生活垃圾填埋场的纳滤膜浓缩液在不同液固比和酸碱条件下淋滤北京市某生活垃圾焚烧厂的焚烧飞灰,探讨氯离子溶出及重金属的迁移特性. 结果表明:在液固比为12∶1、8∶1和4∶1条件下,焚烧飞灰中氯离子的总溶出率分别为81%、76%和61%,液固比越大,导致填料高度越低,氯离子溶出越充分;在液固比为4∶1条件下,纳滤膜浓缩液pH分别为3.20和10.70时,氯离子可与含氧阴离子竞争吸附位置,导致氯离子的总溶出率较未调节pH时大幅提升,增幅分别为81%和83%;不同液固比和酸碱条件下,采用XRD对淋滤灰渣分析发现,淋滤灰渣中均未检测到NaCl和KCl的矿物相. 改变纳滤膜浓缩液的pH为3.20和10.70后,淋滤灰渣中重金属Pb、Zn、Cu、Cr、Cd和Hg的浸出浓度均满足《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GB 5085.3—2007)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标准限值要求. 研究显示,纳滤膜浓缩液淋滤飞灰可脱除焚烧飞灰中的氯盐及部分重金属,淋滤灰渣经热处理后可焚毁截留纳滤膜浓缩液的有机物,热处理后灰渣有望实现安全资源利用.   相似文献   
73.
纳氏试剂光度法是污水中氨氮测定广泛采用的方法,文章通过实验分析讨论实验室环境、水样预处理、酒石酸钾钠和显色温度、显色时间、pH值等实验条件对氨氮测定精准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改善实验室环境,在2025℃、显色15min、显色后pH值为13的条件下,用滤膜代替滤纸,向酒石酸钾钠中加入NaOH煮沸浓缩定容能显著提高氨氮测定的精准度。  相似文献   
74.
将曼氏无针乌贼幼体置于24h半致死剂量(24 h LC50=10mg/L)的硫化物溶液中,检测不同时间点曼氏无针乌贼幼体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血细胞数量逐步下降(p<0.05);血糖(p>0.05)和总蛋白(p<0.05)的含量先降后升;总胆固醇(p>0.05)、甘油三酯浓度(p>0.05)和谷草转氨酶活力(p<0.05)的变化趋势相同,均为先升后降;谷丙转氨酶活力呈“降升降”的变化趋势(p<0.05);而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力变化的比值却呈现“升降升”的变化趋势(p<0.05).其中血细胞数量降低可能是因为受到了硫化物胁迫及饥饿的双重压力,增加的血糖主要由血脂转化而来.而硫化物胁迫下血液中多项生理生化指标改变,其主要原因是肝细胞受损和免疫力下降,这也是最终造成乌贼幼体大量死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5.
纳氏试剂显色液配制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中华 《环境工程》1990,8(2):29-29
<正> 《环境监测分析方法》一书中显色液的配制方法有其不足之处:①分次加入氯化汞溶液(HgCl_2)时间较长;②氯化汞溶液冷却后成结晶状,溶解比较缓慢;③称取2.5g氯化汞(HgCl_2)用量存在过剩现象,造成浪费。本文对氯化汞溶液采用一次加入法,以缩短配制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药品。对原配制方法进行了改进,作了某些条件试验,并对标准物质及化工废水中氨氮作了对比测定,结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76.
固定化解脂耶氏酵母处理油脂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兰  葛刚  万金保 《环境工程学报》2008,2(11):1465-1468
利用海藻酸钙包埋固定的解脂耶氏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分别降解以色拉油为惟一碳源和以葡萄糖为惟一碳源的污水,结果表明,在最佳处理条件下,固定化细胞在50 h内,能较好地降解废水中浓度为2 000 mg/L的色拉油和浓度为2 000 mg/L 的COD,降解率都在80%以上;固定化细胞对色拉油、COD降解效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而下降;与未固定菌株相比,固定化细胞有着更好的储存稳定性和可重复使用性,结果进一步提示固定化解脂耶氏酵母适于含油废水以及高COD含量的生活污水处理。  相似文献   
77.
78.
水中氨氮含量是反应水质状况的重要指标。文章对测定水中氨氮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标准号HJ/T195-2005)进行了改进试验研究。第一,对氧化剂的配比进行了改进,使氨氮的测定范围扩展至100μg。第二,对标准HJ/T195-2005中直接使用亚硝酸钠标准溶液做标准曲线的处理方式也做了探讨。通过一系列对比实验认为,应用硫酸铵标准溶液做工作曲线更加准确合理。最后应用改进后的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和纳氏比色法或滴定法对多种实际废水样品进行同时测定。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氨氮的范围更宽,灵敏度更高和准确度更好。  相似文献   
79.
张阳  王秀杰  王维奇  李军 《中国环境科学》2019,39(10):4369-4376
从实验室A2/O小试设备中分离纯化出一株具有高亚硝酸盐氮(NO2--N)积累率的反硝化菌株ZY04,经过16SrDNA鉴定和基因比对后,初步鉴定为Acinetobacter johnsonii.使用Logistic模型可以很理想地拟合菌株ZY04的生长特性曲线,得到生长方程常数a=0.6588,b=24.08,k=0.2413.在维持初始基质中硝酸盐氮(NO3--N)浓度为100mg/L的条件下,改变碳源乙酸钠的浓度,使碳氮比(TOC/TN)为3.5,4.5,5.5,6.5,研究菌株ZY04部分反硝化性能,发现该菌株在不同碳氮比条件下均能够保持95%以上的NO3--N降解率,在碳氮比为3.5和4.5时,17h后NO2--N积累率达到70%以上;在碳氮比为5.5和6.5时,NO2--N积累率在更快的11h后达到85%以上,碳氮比为5.5时达到最高NO2--N积累率91%.使用Aiba,Edwards和Andrews模型对菌株的基质抑制动力学进行拟合,结果表明,3种模型均可以很好的拟合NO3--N和乙酸钠对菌株的单基质抑制动力学,在双基质抑制的9种组合中,有6种模型成功拟合了NO3--N和乙酸钠对菌株的双基质抑制动力学,得到了相关半饱和参数和基质抑制参数,相关系数(R2)可以达到98%.  相似文献   
80.
针对从云南某矿山废水中分离出的1株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sp.),研究其活性菌体(AK)和非活性菌体(IK)对水溶液中Pb~(2+)的吸附性能。研究了pH、吸附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初始Pb~(2+)浓度、背景阴离子和共存阳离子对AK和IK吸附Pb~(2+)的影响,采用Zeta电位和FTIR分析进一步阐述2种吸附剂吸附Pb~(2+)的差异。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AK对Pb~(2+)的吸附量均高于IK。AK和IK的吸附动力学均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都能更好地使用Langmuir模型拟合。背景阴离子NO32-、Cl-和SO42-对AK和IK去除Pb~(2+)影响不大。Pb~(2+)、Zn~(2+)和Cd~(2+)3种重金属离子共存时,AK和IK对Pb~(2+)的吸附具有选择性。Zeta电位和FTIR分析表明,AK比IK具有更强的结合Pb~(2+)的能力,参与反应的基团主要是羟基、氨基和羧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