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3篇
安全科学   11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62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采用“分步混凝 化学沉淀”法处理苯乙腈生产过程中排放的高浓度含氰废水 ,对混凝剂种类、用量、pH、搅拌速率等因素对总氰去除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找到了此方法处理含亚铁氰化物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处理废水 ,出水无色透明 ,总氰降到 1mg/L以下。该方法工艺简单 ,运行费用低 ,处理效果好 ,是一种具有推广价值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2.
考察酪氨酸在不同投氯量条件下氯化后的余氯,紫外吸光度值和荧光光谱,以及消毒副产物对羟基苯乙腈(4-HBC)的生成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投氯量的增加,余氯呈现先增加再减小再增加的趋势。在投氯量为0~0.5 mmolCl2/L时,增加投氯量可提高氯化后溶液的UV254、UV274和UV280值以及4-HBC的生成量,表明低投氯量时氯化可提高溶液中不饱和键的含量;而投氯量为0.5~1 mmol Cl2/L时,增加投氯量降低UV254、UV274和UV280值以及4-HBC的生成量,表明过量的氯亦可破坏溶液中的不饱和键。荧光光谱测试实验亦发现:在投氯量为0.05 mmol Cl2/L时,酪氨酸溶液氯化后的荧光峰强度明显增加,表明氯化可生成荧光强度较高的产物。过量的氯(0.5~1 mmol Cl2/L)则可破坏溶液中的荧光结构,降低荧光峰强度直至未检出。  相似文献   
83.
采用可见光分解(光解)-氯碱氧化法去除模拟废水中的Fe(CN)63-。考察了光解过程中反应时间、初始Fe(CN)63-质量浓度和初始废水pH对Fe(CN)63-去除效果及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Fe(CN)63-))的影响,以及光解-氯碱氧化法对Fe(CN)63-模拟废水中总氰化物(TCN)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Fe(CN)63-质量浓度6.7 mg/L、初始废水pH 12、反应时间8.0 h的条件下,Fe(CN)63-的去除率为83%,光解过程符合表观一级动力学模型;在初始Fe(CN)63-质量浓度6.7 mg/L、初始TCN质量浓度4.90 mg/L、初始废水pH 12、反应时间12.0 h的条件下,采用光解-氯碱氧化法可使Fe(CN)63-模拟废水的TCN质量浓度降至0.14 mg/L,低于GB 16171—2012的要求(0.2 mg/L),该过程的限速步骤为Fe(CN)63-的光解破络过程。  相似文献   
84.
焦化废水中COD、挥发酚和硫氰化物同步高效去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两级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反应器在微氧条件下处理焦化废水,考察了该工艺对焦化废水中挥发酚、硫氰化物、氰化物和COD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流量为1 L/h,总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4 h的条件下,两级EGSB反应器对COD的去除效果较好。稳定运行时,在进水挥发酚为56.8~185.1 mg/L、硫氰化物为287.1~539.9 mg/L、氰化物为0.17~0.72 mg/L的条件下,系统对其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9.9%、96.8%和82.6%,出水挥发酚和氰化物均能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进水COD浓度在1 084~1 880 mg/L之间,平均去除率为76.9%,出水平均浓度为325 mg/L。  相似文献   
85.
含重金属铜离子与氰离子(CN)的络合物广泛存在于电镀、冶金等工业废水中,是一种较难处理的污染物。富含活性氯和Al13聚合体的水处理药剂(PACC)兼具氧化和絮凝效能,在处理含重金属氰络合物([Cu(CN)3]2-)废水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研究PACC与[Cu(CN)3]2-的反应计量学、动力学,考察了pH、反应时间和投药量等影响因素,确定PACC的最佳工作参数。结果表明,PACC可同时实现对CN的氧化和对Cu2+的絮凝,有效去除水中[cu(CN)3]2-使用PACC对[Cu(CN)3]2-的无害化处置过程分为2个阶段:CN-首先被氧化成氰酸根(OCN);然后OCN-被进一步氧化并生成碳酸氢根和氮气,同时所释放的游离态铜离子被絮凝去除。这2个阶段反应的最佳pH分别为11和8,去除1tool[Cu(CN)3]2-的最佳投药量为9.35molCl2的PACC;在此条件下反应43min后,其出水中CN-和Cu2+的浓度均达到排放标准(GB21900—2008)要求。  相似文献   
86.
采用产碱杆菌(Alcaligenes sp.)DN25去除金矿选矿废水和矿渣浸出液中的氰。考察了菌株DN25的除氰效果,研究了DN25生长和降解活性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利用DN25处理选矿废水,当反应时间为23 h时,总氰质量浓度分别从162.6,32.4,21.0,22.3 mg/L降至0,0.07,0,1.24 mg/L;利用DN25处理矿渣浸出液,当反应时间为25 h时,总氰质量浓度分别从 4.4,8.8 mg/L降至0.37,0.38 mg/L;处理后两种废水的总氰质量浓度均满足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DN25可在初始总氰质量浓度为10~30 mg/L且仅含碳源的条件下生长但存在24 h停滞期,而在初始总氰质量浓度为5~20 mg/L且含碳、氮源的条件下没有生长停滞期。  相似文献   
87.
为追溯铁链厂生产废水总排口中检出氰化物的原因,从生产工艺、废水组成、废水处理工艺、所用物料以及分析方法等环节一一进行分析,最终发现氰化物是发黑工艺过程中物料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通过调整工艺路线,彻底解决了氰化物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88.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氰化物,在配制氰化钾标准储备液时,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锌,经过一年时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氰化钾标准储备液不宜长期保存的问题,同时经加标回收实验和国家标准样品检验,不影响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89.
王真 《干旱环境监测》2008,22(3):169-170
应用国家标准方法中的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水中氰化物,存在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不高、效率低的问题,本文对该方法进行了完善和改进,提高了海水氰化物测定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从而提高了效率。  相似文献   
90.
韩龙  金潇  毛楠  陈寰 《四川环境》2013,(6):25-32
结合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统计数据,本文利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对深圳市35个二级行业排放的12种污染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深圳市54.90%的工业污染源分布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塑料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这5个行业中;深圳市二级行业的等标污染负荷最大的5个行业为:金属制品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塑料制品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这5个行业中最严重的污染物均为氰化物;工业污染源排放的12种污染物中,最严重的5种污染物为:氰化物〉六价铬〉总铬〉汞〉铅,其中氰化物、六价铬、总铬这3种污染物中最严重的污染行业均为金属制品业,汞、铅这两种污染物中最严重的污染行业均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