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7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443篇
安全科学   58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42篇
综合类   717篇
基础理论   441篇
污染及防治   120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固相餐厨垃圾厌氧发酵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固相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甲烷特性,对固相餐厨垃圾进行批式厌氧发酵实验,主要考察了pH、VFA、COD以及纤维素酶活的变化情况,并运用修正Gompertz模型对其产气模型进行动力学拟合.实验结果表明,缓冲溶液的添加可明显促进厌氧发酵产甲烷.在添加缓冲溶液条件下,污泥与餐厨垃圾比例为2∶1,1∶1,2∶3和1∶2时,餐厨垃圾都能很好地进行厌氧发酵产甲烷,最大产甲烷产量分别为594.66、449.74、392.93和333.36 mL/g TS.采用修正Gompertz模型分别对2∶1、1∶1、2∶3和1∶2实验组产甲烷曲线进行拟合,得到产甲烷潜力分别为567.57、437.89、381.12和305.60 mL/g TS,最大产甲烷速率分别为89.38、59.81、47.26和25.80 mL/(d·g VS).对厌氧发酵过程中纤维素酶活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MC酶活性在提高餐厨垃圾厌氧发酵过程中纤维素的降解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2.
四溴双酚A(TBBPA)是全球消耗量最大的溴系阻燃剂。通过活性物质的定位、分离和TBBPA产物的分析等步骤,对Pseudomonas sp.fz胞外分离物降解TBBPA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存在于胞外的活性物质通过异丙基断裂和脱溴两条途径降解TBBPA。通过超滤,Sephadex G-10分离纯化得到了具有降解活性的小分子物质,分子量约为376~456 Da,初步鉴定为短肽类物质。这种小分子物质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30~80℃),在弱酸性条件下(2.0~5.0)活性较高,其活性还受金属离子、氧气和抑制剂(Na N3)的影响。此外,部分纯化的小分子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产生羟基自由基(·OH)。  相似文献   
23.
正人溶菌酶诱导表达及其在石化污泥脱水中的应用张满效1,2谢小冬3张威2陈拓2刘光琇2(1.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60;2.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3.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00)利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通过对阳性转化的工程菌XD3-hLyz诱导表达培养,发现当诱导时间为2h、温度为25℃时,能较大量诱导出具有生物活性的人溶菌酶,其理论质量浓度为0.228 1 mg/mL,平均活性为2 448  相似文献   
24.
尹倩  张薛  陆韻  赵璇 《环境工程学报》2014,8(4):1692-1698
大型蚤是一种国际公认的标准实验生物,广泛应用于污水、地表水等水质毒性检测。毒性水平较低的城市二级出水,对大型蚤往往无急性毒性效应,而具有慢性毒性效应,但慢性毒性检测周期过长,因此探索一种更灵敏的指标,实现快速检测,对于控制二级出水的水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考察了大型蚤在短期暴露于城市二级出水条件下,其体内乙酰胆碱酯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ATP酶、羧酸酯酶和碱性磷酸酯酶的酶活变化特征,从中筛选出对二级出水毒性响应灵敏的标志酶指标。实验结果表明,碱性磷酸酯酶、过氧化氢酶对二级出水毒性响应相对较灵敏,具有成为标志酶的潜力,研究结果为城市二级出水生物毒性评价方法优化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5.
应用场景是影响催化剂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依托实际工程,对用于履带制造、高分子材料生产、合成革制造废气治理的同批次Pt-Pd/γ-Al2O3整体式催化剂进行取样(分别记作S1、S2、S3),在实验室评价系统中表征样品的催化性能并分析失活原因。结果表明,S1、S2、S3的催化活性均有所下降,S3上乙酸丁酯和丁酮的最大转化率不足80%,且产生大量乙酸等异味中间产物。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扫描电镜(SEM)等表征结果显示,S2、S3的失活与载体烧结、贵金属流失和团聚及催化剂供氧能力变差有关;S1的失活可归因于催化三氯乙烯引起的积碳,可通过高温空气煅烧得到再生;S1、S2、S3的PdO含量均降低,表明催化剂的失活与氧化还原能力变弱有关。研究结果可为...  相似文献   
26.
为探究酰胺酶降解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HPAM)的微观机理,采用分子对接分别模拟了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HPAM)或聚丙烯酸酯(PAA)结构模型与Rhodococcus sp. N-771酰胺酶(Rh Amidase)的结合,根据-CDOCKER_Energy score值最高的原则,对获得最佳结合构象进行分析.基于亲和力虚拟突变进行丙氨酸(ALA)扫描.亲和力分析表明,Rh Amidase对HPAM-2的亲和力最高、最稳定,而Rh Amidase于PAA-2相互作用最小、结合最好.同时,该酶更倾向于降解短链的聚合物.相互作用分析表明,疏水相互作用是Rh Amidase-HPAM-2比Rh Amidase-PAA-2更稳定的主要原因.通过ALA扫描进一步得知,PHE146、ILE450、LYS96和GLY193是Rh Amidase降解HPAM-2的关键氨基酸残基.其中GLY193与HPAM-2形成的1个氢键对Rh Amidase-HPAM-2的亲和力影响最大.突变体ASP191ALA可以提高Rh Amidase对HPAM-2的酶活性,这些数据可为设计更高活性的Rh Amidase突变体提...  相似文献   
27.
研究碳源、氮源以及不同金属离子对PVA降解混合菌系生长和产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菌系生长过程中无机氮源优于有机氮源;补充碳源可促进混合菌系的生长,但酶活比不添加时稍有降低。金属离子对酶活影响的正交实验表明Mg2+浓度影响最大,其次是Fe2+和K+浓度,Ca2+、Mn2+、Zn2+和Cu2+浓度影响较小;最佳浓度分别为Mg2+0.05 g/L、Fe2+0.04 g/L、K+2 g/L和Ca2+0.05 g/L。  相似文献   
28.
双氧水催化氧化中Cu/γ-Al_2O_3催化剂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平  范益群 《环境工程学报》2011,5(8):1745-1749
针对废水湿式双氧水催化氧化,采用浸渍法制备Cu催化剂,研究非均相Cu催化剂在常温常压湿式双氧水催化氧化中的稳定性与失活问题。研究表明,催化剂制备条件及催化氧化反应条件对催化剂中Cu2+溶出均有影响。研究同时表明,催化剂失活与活性组分流失和活性组分被有机中间产物覆盖有关,高温焙烧可对催化剂再生。  相似文献   
29.
利用磁性二氧化硅表面接枝的聚丙烯酰胺络合Cu2+离子,制备了表面铜螯合磁性SiO:材料,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对该磁性材料进行了表征,并通过配位作用固定化漆酶,考察了其对水中2,4-二氯酚(2,4-DCP)的催化降解效能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表面铜螯合磁性SiO:固定化漆酶对2,4-DCP具有较好的催化降解效能,利用8g/L固定化漆酶催化降解50mL初始浓度为24.25mg/L的2,4-DCP,反应12h2,4-DCP去除率达91%;当pH值在3.0~6.0范围内时,2,4-DCP的去除率随反应pH值的增加而升高;2,4-DCP初始浓度在14.39~257.6mg/L范围内时,反应12h,2,4-DCP的去除率均达85%以上;给酶量增加促进2,4-DCP的去除,但过多的给酶量导致单位质量固定化漆酶催化降解2,4-DCP的速率下降;水中硫酸根离子对固定化漆酶催化降解2,4-DCP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碳酸氢根离子明显抑制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30.
土壤酶参与土壤碳氮转化,同时土壤碳氮状况又是土壤酶活性的基础,而大气氮沉降通过影响土壤酶活性进而影响土壤CO_2释放.通过野外模拟试验,探讨不同氮沉降量对马尾松土壤呼吸和酶活性的影响,探索该区域马尾松土壤呼吸(Rs)与土壤温度(T)、土壤湿度(W)、Ure(脲酶)、Ive(转化酶)、CAT(过氧化氢酶)及ACP(酸性磷酸酶)的关系,为深入研究氮沉降对马尾松林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参考.2014年5月~2015年7月在缙云山马尾松林设置3个氮添加水平和一个无氮添加的对照处理:低氮[N_5,20 g·(m~2·a)~(-1)],中氮[N_(10),40 g·(m~2·a)~(-1)]、高氮[N_(15),60 g·(m~2·a)~(-1)]和对照[N0,0g·(m~2·a)~(-1)],每个处理量分4次,在每个季度开始各施1次,每个处理各9次重复,采用ACE(automated soil CO_2exchange station,UK)自动土壤呼吸监测系统分别对土壤呼吸、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1土壤酶和土壤呼吸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各处理土壤呼吸均表现为夏季最高,其次是春季和秋季,最低为冬季,而各处理土壤酶活性则无一致的变化规律.2总体而言,氮沉降对土壤呼吸和酶活性均有抑制作用,且抑制程度随氮浓度增加而加强,但冬季氮沉降对马尾松林土壤呼吸有促进作用,春、夏、秋这3个季节氮沉降对Ure、Ive、CAT及ACP有抑制作用,而冬季氮沉降对4种土壤酶活性影响则存在差异.3逐步回归表明,无氮和低氮处理时,T、Ure和Ive对Rs的贡献较大,且随着T、Ure和Ive的增加,Rs也急剧增加;中氮处理时,T、Ure和CAT对Rs的贡献较大,Rs随着T、Ure和Ive的增加而增加;高氮处理时,Rs随着Ure的增加而降低,随着CAT和W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