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12篇
  免费   185篇
  国内免费   72篇
安全科学   3628篇
废物处理   263篇
环保管理   2362篇
综合类   5435篇
基础理论   229篇
污染及防治   130篇
评价与监测   104篇
社会与环境   771篇
灾害及防治   147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193篇
  2021年   245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217篇
  2015年   281篇
  2014年   1353篇
  2013年   779篇
  2012年   1194篇
  2011年   1039篇
  2010年   768篇
  2009年   620篇
  2008年   903篇
  2007年   857篇
  2006年   660篇
  2005年   633篇
  2004年   486篇
  2003年   394篇
  2002年   376篇
  2001年   208篇
  2000年   294篇
  1999年   178篇
  1998年   156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96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荻  董骁 《环境保护》2023,(7):40-45
建立健全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环保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提升环保财政资金使用效能,对全面提升我国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梳理了我国开展环保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实践与研究进展,反思了在绩效评价目标、评价对象、评价方法、评价周期与评价公开透明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提出了构建“点—线—面”协同推进绩效评价的逻辑体系以及科学、规范、动态、公开的环保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分析国内外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的发展现状,相比较国外以市场机制为导向、以企业为创新主体、政府通过政策和管辖支撑创新的体系特征,我国已形成四大类环境类科创载体,但尚未形成成熟有效的技术成果产业化机制以及市场与政策协同促进科技创新的发展模式。本文根据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的强政策驱动性、技术验证放大周期长以及集成性强的特点,重点通过环境技术研发、技术成果转化、技术放大与赋能、产业拓展与推广四个方面阐述了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环节:环境技术的研发由以科研机构为主的传统自发性研发、企业迭代性研发和联合应用型研发组成;技术成果的转化经历挖掘发现、技术识别与判断、知识产权评估评价后进入已成立的企业或新设公司,在这一过程中,成果转化专业队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技术放大与赋能旨在为有创新技术的企业提供科技创新政策、二次研发中试验证、首台套工程案例、投融资等资源的对接,以协助初创企业成长;产业的拓展与推广则通过为解决环境问题形成集成方案、孵化平台为企业背书和产业政策匹配等方式助力企业长期发展。最后从加强专业化创新平台、技术评估体系、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以及疏通投融资渠道等方面对中国未来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保护4个层面构建了切合山西省实际情况的绿色转型发展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及聚类分析方法对山西省的绿色转型发展现状进行了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结合政策背景,提出了山西省实现绿色转型发展的路径,以实现山西省均衡快速的绿色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4.
市场与政府对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的协同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户绿色防控技术的采纳对于农药减量、农产品质量提升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基于湖北宜昌、丹江口和江西赣州285个柑橘种植户样本,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市场利润与政府的激励和约束政策对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意愿和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1)仍有36.14%的样本农户在具有绿色防控技术采纳意愿的前提下并没有真实的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2)农户的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表达受市场利润与政府激励和约束政策的双重影响。在绿色市场发展不完善,市场利润激励不足的情况下,政府激励与约束政策均能不同程度促进农户的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也即政府激励与约束政策弥补绿色农产品市场不足,在引导和规范农户的绿色病虫害防治上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甘肃省的风力资源及风力发电的发展现状,重点阐述了白银地区、玉门地区、酒泉瓜州、金昌地区、敦煌地区和武威地区等几个具有代表性地区的风能资源优势及风电建设情况,指出了甘肃省风力发电在技术和政策等方面目前还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促进甘肃省风力发电事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21304年会于2004年11月7日在上海闭幕,原则通过了《上海宣言》,200多位与会者在宣言中共同呼吁,各级人大和政府要加强对循环经济的宏观指导,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纳入政府政绩考核。  相似文献   
7.
基于复杂系统建模的水管理政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Agent的建模方法(ABSS)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考察系统中主体的不同状态和行为特征、主体与环境的作用、主体之间的作用,来表征系统的宏观特征,是进行复杂社会环境系统分析和政策研究的重要手段,在水资源、水环境管理系统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本文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讨论了ABSS建模方法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系统构成、分类方法和开发工具等特征,总结了其供水系统发展、水资源分配和流域水资源管理、农业土地和水资源利用、居民用水行为、农业污染控制及人类活动的水环境影响等方面的应用,分析了其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等方面的发展趋势,讨论了利用该方法研究我国水资源管理和水污染控制政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从"庇古税"到"科思定理":经济学进步了多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毋庸置疑,自经济学产生尤其是20世纪以来,经济学所取得的进步比任何别的社会科学都要大。经济的发展和成熟为经济学家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由此,经济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一个没有“飞跃”的社会里,经济思想即便有所进步和发展.也只能体现在“量”上和发展程度上。就是说,只要经济学所依赖的经济形态没有变化,便不会出现真正意义的“革命”。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陈为邦在此间举办的全国中小城市发展论坛上指出,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建设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城市病”。在城市建设中,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协调发展的方针,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城市规模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实事求是,宜大则大,宜小则小,注意防止在规划建设中城市规模偏大,建设标准偏高,规划中盲目追求形式的不良倾向。那种不顾经济条件和实际使用的要求,片面地追求规模和奇特,不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将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的“城市病”主要表现在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