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国家公园建设背景下的公益型保护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公益型保护地是一种利用社会公益力量,由政府监督、民间管理并协调保护与发展的新型保护地模式。该模式注重社会公益力量在自然保护地建设中的作用,能够补充已有保护地资金、技术和人力的不足,填补了我国目前保护地体系的空缺。本文论述了国家公园建设背景下的公益保护地的内涵,分析了当前公益保护地的特征,讨论了国内外公益型保护地的运营管理机制,包括土地权利的获得、基于协议保护机制的保护地运营、特许经营在保护地的实施和社区保护模式的成功经验。今后我国公益型保护地的建设应鼓励公益组织与民间力量参与,在管理理念上应坚持保护第一和公益性,促进管理体制转变和科学划定界限,并完善公益组织参与保护地建设的激励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2.
<正>本文基于近期的实践调查和数据,提出国家公园环境教育法律制度在立法体系、公众参与保障与实施监督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析充分保障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功能实现的制度路径。截至2022年,我国已建成首批五个国家公园,计划到2035年基本完成国家公园空间布局建设任务,基本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环境教育作为国家公园的生态文明核心功能之一,迎来了又一个重要的制度发展契机。国家公园作为复合型的生态系统,兼有科研、教育、游憩、社区发展功能,是实施环境教育的重要场所,完善国家公园环境教育法律制度体系,有利于国家公园最大限度发挥其环境教育的功能。随着2023年《国家公园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国家公园立法工作正在加速推进,49个国家公园被遴选为候选区,包括环境教育功能实现在内的,一套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亟待建立。  相似文献   

3.
基于生态补偿的三江源国家公园精准扶贫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江源国家公园作为党中央批准的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国家公园建设与民生改善方面面临着全新的探索。本文在全面考察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情况的基础上,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国家公园的多元化价值,借助多重均衡博弈模型分析生态补偿机制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的困难,提出以财政转移支付为手段的生态补偿模式。最后,结合三江源国家公园扶贫工作的现状和世界其他国家建设国家公园的经验,提出了适合当地发展的精准扶贫建议。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为新时代"三农"工作和美丽中国建设都提出了新的目标、任务以及路径。要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率先实现乡村绿色振兴,第一,要形成绿色治理模式,使全民参与保护并能共享保护成果;第二,要形成与保护互促的生态产业或产业生态化的技术路线。对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浙江仙居国家公园以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为龙头带动社区参与保护、共促发展方式转型,构建了以绿色公约、绿色资产清单、绿色货币为标志的"三绿"治理机制,与国家公园产品品牌增值体系一起初步实现了生态产品的价值转化,使乡村振兴的绿色化道路初露端倪。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把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作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举措,为我国国家公园建设指明了方向。我国的国家公园试点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管理体制不顺畅、建设目标偏移、国家公园的公益性被弱化等,利益冲突是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深层原因。国家公园建设中的利益冲突是相关利益主体在国家公园建设中利益失衡的反映,必须予以理顺和化解,才能保障国家公园的有效推进。  相似文献   

6.
刘南  孔军  王梓宁 《中国环境管理》2023,15(4):72-81,52
随着自然保护地的整合优化和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对国家公园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进行明确划分、界定,对于建立健全国家公园领域资金保障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建立政府间权责明晰、协同有序的国家公园治理体系。本文在梳理我国国家公园领域财政事权清单、分析财政支出责任划分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中央有关国家公园事权的文件以及部门机构职责、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的制度特点,提出我国国家公园领域政府间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总体思路与政策建议,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杨红君 《绿叶》2012,(7):91-96
美国政府视国家公园为最宝贵的国家财富之一,自1872年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以来,一直通过财政拨款对国家公园予以保护,使其管理日趋科学和成熟,同时人们形成了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环境的良好意识。与经济发达国家的国家公园经营管理及开发建设相比,中国国家公园管理体系混乱、规划失范、保护意识薄弱等问题日益凸显,中国生态旅游前景堪忧。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国内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相关政策,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建立国家公园的原则为依托,结合京津冀区域自然保护地现状,构建了京津冀区域建立国家公园的筛选标准以及对自然保护地进行优化整合的原则和方法。筛选了京津冀区域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地质公园和国家级湿地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列入国家公园的备选单元。对备选单元从生态系统重要性、地理区位、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和已有国家公园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在京津冀区域构建9个国家公园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2006年,法国国家公园的管理体制在借鉴大区公园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改革,10多年来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其主要做法包括:通过"加盟区"的制度设计,为国家公园所在区域的基层地方政府参与国家公园治理提供了渠道;对国家公园董事会的成员构成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保证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农民团体等的代表在其中占多数,体现了多元共治的理念;在法律上为国家公园管委会与地方政府的协作关系提供了明确的依据,使帮助加盟区发展成为国家公园的使命之一。对于我国正在构建中的国家公园体制而言,法国的经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多元共治、合作共赢的制度设计,民主参与、形成共识的程序正义。  相似文献   

10.
国家公园独特的资源禀赋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创建低碳景区的重要基础。以汤旺河国家公园为例,分析其旅游发展现状,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国家公园创建低碳景区的模式,对国家公园低碳景区的建设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考爱国家公园是泰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也是泰国的第二大国家公园,是一个以自然保护为主的地方。其良好的管理制度以及对于野生动植物的保护都是非常值得中国的自然保护区借鉴的。  相似文献   

12.
董逵才 《青海环境》2021,(2):64-66,92,100
由于青海省特殊的地理位置,其生态文明建设在全国乃至全球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全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重点区域.启动并建立国家公园省,对于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意义重大.文章从青海生态地位的重要性、建设国家公园省是生态大省的担当与责任、建设国家公园省战略对策三个方面论述了对推进国家公园省建设的认知.  相似文献   

13.
《绿叶》2018,(9)
按照有关规定,旅游景区的外延在相当程度上与自然保护地重合,地方政府也习惯于将自然保护地打造成大众观光旅游景区或旅游度假区。但两者在管理体制、发展理念和目标、具体工作内容上都有明显区别,尤其在中央明确"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后,这种区别将使两者的发展分道扬镳。虽然不是旅游景区,但国家公园可以发展以国家公园体制和国家公园品牌体系为基础、依托国家公园特色小镇的国家公园旅游,采用三次产业的整合和升级将生态产品的价值可持续地增值变现,实现以旅游景区为定位的传统发展方式向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宗旨的绿色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借鉴美国经验,英国国家公园在建设和管理上走出了符合国情的新路,其特点可以概括为:强化规划引领、构建伙伴关系、注重繁荣社区和追求四位一体。在推进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中,应学习借鉴英国国家公园的组织和管理经验,努力协调好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实现政府、社会与市场三种力量的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15.
建立生态文明八项基础制度进展缓慢,原因是传统发展方式惯性强大、相关改革不配套、高层级政府在"权"和"钱"方面对基层的支持力度不够等。完整建立生态文明体制,更适合从资源价值较高、建设需求迫切、改革难度较小的区域起步,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就是这样的区域。考虑不同试点区土地权属、保护需求、人口密度、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生态文明制度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的配套建设需要分类展开。各试点区所在地的地方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从重点领域("权"和"钱"相关制度)率先突破,在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土地管理、生态补偿、绿色发展融资机制等方面体现出自己的特色,中央应对地方难以解决的机构编制、土地权属创新和指标调配、资金等方面予以特别支持。  相似文献   

16.
国家公园建设会对美国民众的生活环境、科研生产以及活动范围等方面产生较大的影响。为了增强美国国家公园规划建设的民主性以及科学性,并充分提高美国公民的知情权与参与权,美国国家公园规划会邀请与公园建设密切相关的人、利益上关联的人、对于公园建设十分关心的人参与到其中。通过不同规划阶段的公众参与,能够优化公园规划方案,发挥民众的监督与民主决策的作用,使国家公园的规划方案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7.
从社区规划的角度出发,参考国际先进案例,探讨了如何在社区的设计和运营规划中建立有效的废弃物管理机制;通过人口规模等指标合理确定社区垃圾管理技术方案和实施策略;提出从规划层面预防"城市病",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分区管控是实现国家公园严格保护与合理利用双重目的的基础制度,也是保障原住居民发展权益的有效途径。梳理总结各试点公园的分区管控制度,本文发现存在实体规范各行其是、程序规范先天不足、责任规范流于形式的问题,难以实现保护优先、兼顾利用之间的关系。国家公园法应统一分区标准,采取二阶结构的分区管控制度,首先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提出的"三圈层"模式划分严格保护区、缓冲区、一般控制区,进而将一般控制区划分为游憩展示区和传统利用区,并将生态保育修复区作为特别的"动态分区"。同时,提高国家公园规划及变更的审批权限并完善分区管控的法律责任,以实现实质的差别化管控和严格规范的管理。  相似文献   

19.
人们在大自然中享受旅游乐趣德国自1970年开始,按照国际标准建立第一个森林国家公园——巴伐利亚森林公园以来,至今已先后建成了12个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和生物圈保护区。这些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是根据所在地域地理、文化特点,对大自然动态发展不做人为的干扰,使其自生自长,从而保存了当地天然的原始状态,使人们回归到大自然中享受旅游乐趣。本文仅介绍其中的巴伐利亚森林国家公园、北海浅滩、恩勒生物圈保护区、施普雷森林、吕根岛和贝希特斯加登地区,并配以照片,以飨读者。参天大树、奇特长势和许多枯木:巴伐利亚森林国家公园的大…  相似文献   

20.
1998年9月8日至9月21日,我参加了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郝建秀为团长的访美国家公园考察团。这次访问是应美国自然保护协会(PNC)邀请成行的。在美期间,我们考察了夏威夷、旧金山、洛山矶、拉斯维加斯及华盛顿等州、市的7个国家公园和一个生态农场,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