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86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82篇
基础理论   7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从某石油公司境外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出发,回顾过去十多年间发生的因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境外员工伤亡事件,概括分析其中共同点,剖析现象背后的原因,总结经验和教训,从制度、体制、机制和措施上探寻切实可行的办法,并根据问题提出政策性建议,最大程度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缓和事件发生后的严重后果,从而最大程度保障境外员工的生命和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82.
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极具压力的工作,人的心理常遭受种种不良情绪的影响,身心健康受到损害,同时也为企业管理带来损失。心理健康是职业健康的一个重要内容。本刊为满足读者对心理健康知识的迫切需要,特开设"心理空间"栏目。为保证栏目内容的权威性、科学性,本刊特邀请国内权威心理学应用产品与心理健康服务提供商——北京阳光易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协办本栏目。  相似文献   
83.
社会心理是对社会存在的比较直接的反映,现实生活中发生的许多问题都伴有心理因素的作用。农民工作为一个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而出现的特殊群体,其心理与情绪状况是社会运行的一面“镜子”,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一群体对社会变革的主观感受情况。  相似文献   
84.
林文毅 《民防苑》2009,(3):19-20
抑郁、休学、伤人、自然……大学生心理健康已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许多学者针对大学生的心理防线问题开展了研究。  相似文献   
85.
团体自信训练可有效缓解或消除考试焦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试焦虑是一种长期影响青年学子心理健康的负面情绪反应,且普通存在,影响频繁。如果进行个案治疗,难免挂一漏万。故笔经过一学期的非等控组设计实验,主要尝试了团体自信训练对于大范围地缓解或消除学生考试焦虑的可行性。实验证明,团体自信训练使学生们增强了自我表达正常的情感的能力和自信心,使得那些消极的自我意识得以扭转,是大范围消除和缓解考试焦虑的一种有效地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86.
近年来,高校发生的与大学生心理问题息息相关的安全事故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然成为影响校园安全的负面因素。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教学工作与生活管理也呈现更加开放的状态,数量众多的大学生在获得自由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多且更复杂的现实压力。部分大学生面对现实压力时无法合理排遣与应对,很容易造成压抑心理,甚至发展为抑郁症。  相似文献   
87.
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促进青少年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青少年身体素质、人际关系、人格素养、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健康发展与完善。文章重点探讨了青少年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并就如何引导和培育健康的生活方式,以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措施等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88.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中广受关注的特殊群体,对这一群体主观幸福感的关注尤为重要。通过分析影响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各种因素以及贫困大学生的典型特点,文章提出从培养和发展积极的人格特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全的自我意识、寻求社会支持等方面来提升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  相似文献   
89.
新疆高校学生群体的民族成分构成比较复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难度相对比较大。在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是否对该民族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是否能够对他们在新的文化氛围中进行有效的心理调适显得尤为关键。同时能否在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采取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更愿意接受的方式、方法,帮助他们尽快地融入新环境,达到身心和谐发展的目的,这都是本文思考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90.
结合李丽(系化名)同学自身的症状以及家长和班主任的介绍,我认定她属于青春期逆反心理问题。对此,我制定了合理的辅导目标和方案,通过不同阶段的实施,协调了李丽与家长、教师以及同学的关系,使得她的叛逆心理得到了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