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49篇
  免费   1169篇
  国内免费   6342篇
安全科学   1530篇
废物处理   1292篇
环保管理   1802篇
综合类   11337篇
基础理论   3946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6177篇
评价与监测   1054篇
社会与环境   921篇
灾害及防治   79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308篇
  2022年   925篇
  2021年   871篇
  2020年   701篇
  2019年   569篇
  2018年   853篇
  2017年   945篇
  2016年   983篇
  2015年   1094篇
  2014年   1518篇
  2013年   1895篇
  2012年   2006篇
  2011年   1842篇
  2010年   1349篇
  2009年   1322篇
  2008年   1475篇
  2007年   1219篇
  2006年   1222篇
  2005年   1163篇
  2004年   1086篇
  2003年   1042篇
  2002年   598篇
  2001年   473篇
  2000年   552篇
  1999年   486篇
  1998年   386篇
  1997年   405篇
  1996年   358篇
  1995年   283篇
  1994年   216篇
  1993年   172篇
  1992年   172篇
  1991年   93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9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2篇
  1966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研究岸线码头密度对河流水动力变化及污染物输移的影响,以武汉河段为例,基于Mike21模型建立了适用于该河段的平面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计算了长为9.6 km的岸线范围内布置不同密度码头群后引起的附近区域内水位、流速变化以及突发水污染事故后的自净能力变化,从空间差异性、最大变幅等角度对比了三者的差异,并归纳了码头密度与水动力条件、污染物浓度变幅之间的关系.结果 表明:(1)随着码头密度增加,工程区上游水位变化较流速更敏感,工程区及下游局部位置水位变幅较小,而流速变化较为敏感,表现为前沿主流区流速增大,近岸区流速减小;当码头密度大于1.25~2.5座/km的临界范围后,水动力条件随码头密度的变幅逐渐减缓.(2)修建码头后,受水动力变化影响,工程区河段上游污染物浓度变化呈"峰前减、峰后增",但工程区下游呈"峰前增、峰后减"的特征;工程区间内表现为主流区浓度增大、近岸带浓度减小、高浓度滞留时间总体增加的变化特点.(3)受码头工程群影响,无论是区间整体上,还是局部范围内,污染物浓度相对水动力条件变幅更大,对河段内水源地的取水可能造成不利影响.以上认识对于河流岸线开发利用规模选取和效应评估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苏锡常是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地区之一,也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该地区生态环境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冲击,国土空间配置亟待优化.本研究基于多源数据,对苏锡常地区2000~2018年碳储存、食物供给、维持生物多样性3种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格局及演变特征进行刻画,并运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方法识别了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表明:(1)整体来看,2000~2018年,苏锡常地区的碳储存服务略有上升,食物供给服务和维持生物多样性服务波动下降;(2)苏锡常地区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布严重失衡,表现为中部建成区低,四周自然用地高的分布特点,城镇扩张区各类型生态系统服务退化较为严重;(3)在权衡与协同分析中,碳储存-食物供给服务、碳储存-维持生物多样性服务呈现协同关系,食物供给-维持生物多样性服务呈现权衡关系;(4)各项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与协同关系存在空间差异,低值协同区集中分布在城市中心,高值协同区主要分布在西侧与南侧林地范围,低-高值与高-低值权衡区在空间上呈环绕相间分布.苏锡常地区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注意低值协同区和权衡区,有针对性地制定生态保护修复措施,合理调控社会经济发展,实现生态系统服务的协同增效.  相似文献   
3.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Growing environmental pressure urges China to develop in a sustainable and low carbon way, and thus China strives to achieve a carbon peak by 2030 and...  相似文献   
4.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Hydrothermal liquefaction (HTL) of biomass used HTL reaction under high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to produce bio-oil. This technology is considered as...  相似文献   
5.
探究土地利用方式对长江中游小流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为鄂西地区土地合理利用与管理以及土壤结构改良提供借鉴.以下牢溪小流域5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柏树林、蔬菜地、石坎农田、撂荒地、天然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各土地利用方式间土壤团聚体粒径组成及稳定性差异.结果 表明:(1)柏树林、石坎农田、撂荒地和天然林土壤团聚体以>2 mm为优势粒级,平均为57.66%,蔬菜地以<0.25 mm微粒径团聚体为主,均值为60.86%;(2)林地(柏树林和天然林)土壤稳定性和抗蚀性要优于农用地(石坎农田和蔬菜地),耕地撂荒提升团聚体稳定性;(3)分形维数D与破坏率PAD、可蚀性K呈正相关,与团聚体直径(MWD和GMD)和水稳性大团聚体WR0.25呈负相关,分形维数较好反映小流域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和抗侵蚀性.对流域内林区的封育是提升土壤结构稳定性的最优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6.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Buildings account for nearly 2/5ths of global energy expenditure. Due to this figure, the 90s witnessed the rise of green buildings (GBs) that were...  相似文献   
7.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The aerodynamic noise around the high-speed railway bridge is studied by the train-bridge-flow field numerical model and theory analysis. With the...  相似文献   
8.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Due to the merits of their high adsorption and convenient separation, magnetic graphene-based composites have become a promising adsorbent in terms of...  相似文献   
9.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nutrients for plant growth, phosphorus was often poorly available in soil. While biochar addition induced improvement of...  相似文献   
10.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A Correction to this paper has been published: https://doi.org/10.1007/s11356-021-1340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