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利用麻疯树油脂及其叶乙醇提取物作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考察氢氧化钠浓度、皂化温度、搅拌时间对皂基总游离碱含量的影响,确定最佳皂化条件,并制得含有和不含有麻疯树叶乙醇提取物的两种皂基。配制浓度梯度为10mg/mL、15mg/mL、20mg/mL、30mg/mL的皂液,利用滤纸片法考察这两种皂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以配制浓度为50mg/mL的皂液进行家兔皮肤刺激性试验,考察对皮肤的刺激效果。结果显示:氢氧化钠浓度为12%、皂化温度为40℃、搅拌时间为15min时的条件最佳,且总游离碱含量最低为0.30%。两种皂液对白色念珠菌无抑菌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抑菌效果。随着浓度增加,抑菌效果呈现增强的趋势,有无麻疯树叶乙醇提取物在抑菌效果上没有明显差异。皮肤刺激性试验表明,这两种皂液对家兔皮肤有轻微刺激性,但含有麻疯树叶乙醇提取物的皂液对家兔皮肤刺激性较弱。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油茶饼粕脱毒和营养成分的研究,结合含15%脱毒茶饼试验日粮作喂猪试验,得到当浸提次数 n=5次时,饼粕中皂素含量小于3%,喂猪的适口性好,且无毒理反应,脱毒茶饼中蛋白质含量达23.04%,可作为蛋白质饲料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3.
使用乙醇—乙酸(1∶1)回流提取方法,获得麻疯树枝叶中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并使用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对提取物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通过滤纸片法探究了麻疯树中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对两种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并通过肉汤微量稀释法和生长曲线法测定麻疯树提取物(Jatropha curcas Extraction,JE)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提取的香豆素类化合物中,主要成分为佛手柑内酯(Bergapten),相对含量为18.66%,在麻疯树化学成分研究中首次发现;同时还发现黄芩素(Baicalein)和野漆树苷(Rhoifolin),相对含量为2.76%和0.16%;麻疯树香豆素类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有明显抑制效果;JE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1.56 mg/mL和3.125 mg/mL,对二者的MBC均为6.25mg/mL。  相似文献   

4.
化学活化法制备麻疯树果壳活性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麻疯树果壳为原料,KOH为活化剂,通过化学活化法制备活性炭。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碱炭比(KOH与麻疯树果壳炭化料的质量比)等因素对活化结果的影响,并利用N2吸附和BET等现代分析测试方法来表征活性炭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化学活化法制备的活性炭吸附剂性能较好,且当活化温度为850℃,活化时间为240min,碱炭比R=4时制得活性炭产品的质量最好;化学活化法制备的活性炭为微孔吸附剂,在最佳条件下得到最大的碘吸附值和比表面积分别为2218.44mg/g和1890m^2/g。  相似文献   

5.
超声波辅助提取毛竹叶中叶绿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超声波作用下,通过使用不同溶剂,研究了毛竹叶中叶绿素的提取方法,并对其提取液中叶绿素的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以丙酮为提取溶剂,料液比为1∶40,超声波提取30min,是从毛竹叶中提取叶绿素的最佳技术工艺。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浴法提取总黄酮,以蜈蚣草为原料、总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及料液比对提取蜈蚣草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程度为∶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料液比1∶15,提取温度60℃,每次3h,提取3次,在此条件下提取的总黄酮得率为6.15%。  相似文献   

7.
晏华立  蒋楠  樊佳  黄曌  徐莺  陈放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30(12):1409-1412
将麻疯树核糖体失活蛋白curcin在不同温度、酸碱度和Na Cl浓度下进行孵育,测定其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变化,对影响其结构稳定性的因素进行初步探究。研究结果显示,curcin对温度和p H变化相对敏感。当温度上升到70℃后,紫外吸收明显增加,在348nm时新增一个明显的荧光激发峰。极端p H值对curcin结构影响同样较大,特别是当p H值为11时,在348nm处新增荧光激发峰。上述现象表明,温度和酸碱度的改变可能导致curcin中含色氨酸的疏水核心结构出现暴露在外的变性过程。Curcin对上述两个因素的敏感性提示其稳定性还有待提高,才能满足蛋白质药物开发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以香菇发酵获得漆酶粗酶液,用该酶液对蒽醌类染料进行脱色研究,分别考察了反应温度、pH值、时峰、漆酶浓度和不同染料的脱色影响.结果表明,香菇产漆酶粗酶液对蒽醌类染料具有良好的脱色效果,脱色最佳条件为:温度在30℃左右、pH3-4、反应8h、酶单位在20-30U/L的脱色率达85%.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压裂返排液中的硼含量,满足水样回用配液或外排标准,以5口水平井压裂后的返排液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氧化剂类型、投加量、预处理条件、沉淀剂类型、投加量对化学氧化工艺的影响;在化学氧化工艺出水的基础上,考察了絮凝剂投加量、搅拌速度和加药时间间隔对絮凝工艺的影响,并监测了两者耦合联用后的效果。结果表明,H2O2和 BaCl2分别作为氧化剂和沉淀剂时,除硼效果较好,建立了最佳投加量与返排液中初始硼浓度相关的线性方程,便于现场快速选定加药浓度;当PAC浓度为80 mg/L、PAM浓度为5 mg/L、搅拌速度30 r/min、加药时间间隔30 s时,絮凝工艺的处理效果最优;将化学氧化-絮凝工艺耦合后,在氧化反应pH 值为9、氧化反应时间为30 min,沉淀反应pH值为9和最佳絮凝工艺的条件下,可保证滤液中硼质量浓度小于5 mg/L,满足回用配液的要求。研究结果可为压裂返排液的高效、清洁处理提供实际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降低高浓度氨氮废水中的氨氮含量,使其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文章通过研究反应比、pH、温度、钙离子浓度等因素确定了MAP法去除氨氮的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比为n(NH4^+):n(PO4^3-):n(Mg^2+)=1:(1.2~1.4):1.2;最佳反应pH为8.5~10.0;最佳反应温度为20-28℃;Ca^2+浓度的最佳值则接近于零。实验采用搅拌10min,沉淀20min,调整到最佳反应条件。氨氮去除率可以达到96%以上。  相似文献   

11.
我国油田多采用絮凝剂处理含油污水。为得到高效、廉价的絮凝剂,使用赤泥最优化制备聚合氯化铝铁。通过化学分析法和X射线衍射分析,得出赤泥中铝﹑铁元素含量。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影响Fe溶出的因素由强到弱依次为盐酸用量系数﹑反应温度﹑目数和反应时间,最佳浸出条件为目数80~120、液固比5.5、反应温度95℃、反应时间3.5h。  相似文献   

12.
周亮  凌宝香 《环境技术》2005,24(3):30-32,44
通过对多种化学药剂处理印染废水原水和只经过生化的印染废水出水的试验研究,找出了药剂在各自最佳的反应条件下的处理成本和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处理吨水成本最低而又处理效果较好的药剂为A料和石灰的组合,它对印染废水的原水色度、CODCr的处理效果可达85%、46%,对生化出水色度、CODCr的处理效果可达80.3%、47%。  相似文献   

13.
构树叶蛋白质的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树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具有易成活、繁殖快、适应环境能力强等特点。构树叶营养丰富,是潜在的优质蛋白质来源,经过提取提纯后能广泛用于食品加工行业,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以构树叶粉为原料,研究了不同提取方法和参数下的粗叶蛋白含量和提取率,以粗蛋白提取率为指标,确定提取的最佳方式为酸热法提取叶蛋白,提取条件为pH值3、加热温度60℃、液料比30∶1。  相似文献   

14.
刘岿  葛勐 《资源开发与保护》2012,(3):208-210,261
大蒜多糖具有众多的生理功能,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以大蒜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酶解法提取大蒜多糖,具有高速、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确定影响提取率的主次因素分别为超声酶解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结果表明,先期酶解条件为温度50℃、pH5.O、酶用量5.0%,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波酶解时间40min、料液比(m/V)1:3、提取温度85℃、提取时间50min,多糖提取率达72.64%。  相似文献   

1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酰胺类化合物,采用多孔玻板吸收管采集环境空气中的酰胺类化合物,吸收液经0.22μm膜过滤后,经C18色谱柱分离,采用紫外检测器检测。丙烯酰胺、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的检出限分别为0.04μg/m3、0.000 2 mg/m3、0.000 2mg/m3(10 ml吸收液,采集15 L环境空气样品计)。高、中、低三种浓度三种酰胺类化合物的回收率区间为70.8%~90.2%,相对标准偏差范围小于9.6%。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环境空气中酰胺类化合物的快速、准确监测。  相似文献   

16.
悬浮填料滤池固液分离新技术的中试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采用悬浮填料滤池对活性污泥混合液进行固液分离的新技术。该技术所采用的悬浮填料滤池可直接设置在生化反应池末端,取消原工艺中的二沉池。中试试验对悬浮填料滤池的固液分离效果,滤池的运行周期及冲洗方法进行了研究。试验证明,悬浮填料滤池运行稳定,在进水表面负荷高达2.0~3.0 m3/m2.h的情况下出水SS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二级排放标准(GB18918-2002),工作周期可达到5天以上。悬浮填料滤池可采用曝气方法进行冲洗,操作管理简单,冲洗效果良好,便于实现自动化运行。  相似文献   

17.
乳化液废水可生化性较差,为处理带来了很大难度。为解决混凝破乳后乳化液仍然存在的超标排放问题,采用自行设计的固定床生物接触氧化装置,使用生物载体聚氨酯填料,处理混凝后的乳化液出水。结果表明,室温下在进水COD浓度8. 35×10~3mg/L,曝气溶解氧含量5 mg/L,进水p H为7时,停留时间9天,最佳填料投配率50%及悬浮污泥浓度5 500 mg/L状况下,此装置出水COD去除率可达到95%。为了提高废水可生化性,采用3种自行研制的生物调节剂,并确定最佳使用量,结果表明在3号生物调节剂投加量为2. 97×10~(-3)kg BOD/L时效果最佳,达到相同COD去除停留时间减少至5天,最终处理后出水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控制项目限值》(GB/T 31962-2015) C级标准。该方法处理混凝后乳化液出水效果理想,配合生物调节剂的使用能提高废水可生化性,有效缩短反应的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18.
枇杷核中提取苦杏仁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3个枇杷品种的出核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苦杏仁甙的含量,以及从枇杷核中提取苦杏仁甙的工艺。结果表明,3个品种烘干后核的得率存在显著差异,干核的年产量很大,有综合开发利用价值;提取溶剂以乙醇为好,最合理的工艺组合为:在原料中按料液比1:10加入浓度为80%的乙醇,在65℃时回流提取50min。在40℃功率为80W的条件下超声处理25min。合理选择品种是提高苦杏仁甙得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针对气田压裂返排液回用配制压裂液的水质要求,研究了pH值、金属离子、细菌和泡沫对处理后液体配制压裂液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调节pH值、控制金属离子浓度、加入杀菌剂和消泡剂可以达到回用配制压裂液的要求。其中,pH值应控制在6.5左右;当Na2CO3和NaOH的复配比为800/600、NaOH投加量为300mg/L时,能有效去除Ca2+、Mg2+、Fe3+等离子的影响;杀菌剂采用气田压裂专用杀菌剂;消泡剂采用二甲基硅油。实验在气井井场采用撬装微涡流混凝装置处理气田压裂返排液,并对上清液回用配液,回用率达到98.4%。  相似文献   

20.
采用超纯水、Na2CO3-NaHCO3NaOH3种不同的吸收液吸收爆轰气体产物、离子色谱进行样品分离、外标法定量,建立了爆轰气体产物中HF、HCl、HCN无机污染物的离子色谱分析方法。研究表明,炸药爆轰气体中合有一定量的HF、HCl和少量的HCN,选择3.2mmol/LNa2C03与1.0mmol/LNaHCO3混合溶液作为爆轰产物中无机组份的吸收液,吸收效率均值太于90%;离子色谱分析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0%,相关系数达到0.9990以上;进样量为100μL时,HF、HCl、HCN的检测限分别为0.04mg/m^3、0.03mg/m^3、0.05mg/m^3。该方法灵敏度高,回收率好,且样品预处理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